語言。學習
今年只剩幾天了,最後的這幾天來回顧一下今年自己的轉變,紀錄下來,以後也能看到自己迎接許多改變的這一年。
2021年初回到台灣之後,花了很多的時間再去認識自己出生的國家。這裡和我小的時候有什麼不同?我成了大人之後再回到了這個國家,會有什麼樣需要重新學習的技能?這裡會不會是我真的再度落腳並願意生根的地方?我對世界的理解已經有一定的想法看法,我也認真面對過自己的職業轉型,生活需求後,所以我試著從我自己這邊看出去,好好的去衡量我和這個島嶼的關係。
剛回來時,學會了大人住在台灣應該擁有的技能,例如跑銀行、定期採購食材、申請自然人及使用讀卡機、垃圾回收、發票載具,等等這些看似常識卻在一開始搬回台灣,讓我覺得自己是新移民的各種新知識。終於覺得不再如此脫鉤之後,我就好好的開始利用在台灣的日子重新打造自己的內在,充實自己的內在。把自己好多年都想辦到,卻沒有去做到的事,騰出時間來好好的為自己投資。其中一件事,就是語言學習。
語言及文字對我來說,從小就非常的重要。我記得九歲的時候,爸媽帶我們出國去新加坡,我在新加坡看到當地人四種語言切換自如,非常的驚喜,能以各種語言交流,是我從小就羨慕的超能力。出國之後我學會了英文,和韓國室友學會了簡單的韓文四十音,和香港朋友們學會了簡單的廣東話,高中選修了法文當第二語言,大學選修了三年的日文及一年的韓文。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甚至是從我開始學注音符號開始,都在享受學習語言的樂趣。之後上了班,盡力的學習工作用的商業英文,業界的專有用語及方法論,反而少了學習外語的機會。
下定決心離開紐約之後,我和思先生經常討論作為世界人的定義,作為數位遊牧工作者的定義。這是思先生第一次離鄉背井到不同的國家長居,他也終於明白了我最初移民美國時,遇到的一些文化衝擊。我回到台灣之後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其實也是不小的。但我們都覺得這樣的過程,其實讓我們更能察覺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裡產出的文化,設計,需求。我倆都期待著能去看見更多,不再只是單純以美國高科技或新創產業裡工作環境裡的思維看待世界,而是能從世界的不同角落看到各個生活層面裡的需求。就像我當初長駐蘇格蘭三個月時間的工作經驗,讓我看見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這對於我們未來任何設計或思考,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對我自己來說,接近任何文化最快的方式就是學習語言。因為我可以主動性的去尋找我喜歡的主題內容來練習我的語言能力。例如,2020年初疫情爆發前去韓國旅遊時,在書店裡其實看到很多我想看懂的書,不管是短詩,食譜,散文集,還是旅遊書籍。拿起來翻的時候,我都還是看不懂大部份的文字。所以我今年初許下了心願,以韓文檢定 (TOPIK) 在四月的考試日期當作我個人的學習目標。我在三個月內大量的練習並學習單字及基本文法。韓文檢定成為我到達某個韓語能力水準的目標,也是我給自己的挑戰,看看多年後還能不能這麼專心的唸書。喜歡韓文,不是因為韓劇及音樂(雖然我一直都很喜歡),而是希望能更深度的去學習韓國的發酵文化,平民料理,廟宇的建造歷史,現代設計趨勢,甚至茶文化。這是大家比較少提到的韓國,卻是我非常喜歡的韓國。
所以今年四月我考了韓文檢定。四月時台灣疫情剛開始升溫,還好考試如期舉行,沒有被取消,我也順利的考完並拿到韓檢2級。雖然考程很順利,但我知道其實這只是一個起頭,讓我更熟悉一些文法及用語的部份。之後如果還想再考上韓檢6級的話,我還需要學習很多很多。而讓我自己最開心的,是我給自己的挑戰並做到的堅持,一天一天空出時間唸書,一天一天感覺到能理解更多。不管之後需要怎麼樣的努力,才可能用韓語的思維去瞭解許多我想深入學習的文化,我想我至少踏出了一步。
這個過程,重燃了我學習的心,我還希望之後可以考日文檢定,輕鬆的說讀日文書,也希望能把法文重新的學好。工作駐在蘇格蘭時,當地同事和我介紹蓋爾語,我也些許的研究過,並非常開心蓋爾語沒有因為當年的政治打壓而滅亡。想要把這些特別的族群語言還有衍生出的文化保留下來的人,真的要非常有耐心及毅力。我想看懂聽懂更多不同語言的文章、新聞、影集,音樂,讓自己更能因為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時代不同口語化上的變化,更去瞭解它們的文化。學習多種語言,進而瞭解語言背後的文化,是我今年認知到屬於我的一部份。
我今年認真的面對了自己的喜好,改變了作息,為學習特地安排了時間。是多年前畢業之後,不為了工作,不為了賺錢,只為了自己而做出最好的投資。